宮頸息肉可通過定期隨訪、藥物控制、手術切除、中醫(yī)調理、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。宮頸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癥刺激、激素水平異常、分娩損傷、宮頸感染、遺傳易感性等原因引起。
1、隨訪觀察:體積較小且無癥狀的息肉可暫不處理,每3-6個月進行婦科檢查及超聲監(jiān)測。期間避免劇烈運動或性生活刺激,注意觀察異常出血或分泌物變化。該方式適合絕經(jīng)后萎縮型息肉或妊娠期患者。
2、藥物干預:合并感染時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、阿奇霉素、甲硝唑。雌激素水平過高者可短期服用孕酮類藥物調節(jié),配合康婦消炎栓等局部用藥緩解炎癥。藥物治療周期通常不超過3個月。
3、手術切除:有生育需求者推薦宮腔鏡下電切術,術后恢復快且不影響宮頸機能。多發(fā)息肉或基底較寬者可選擇LEEP刀錐切,標本需送病理檢查排除惡變。手術時間建議避開月經(jīng)期。
4、中醫(yī)調理:濕熱下注型可用完帶湯加減,脾虛氣陷型適用補中益氣湯。配合針灸選取關元、子宮、三陰交等穴位,每周3次連續(xù)治療2個月。藥渣可煎湯熏洗會陰部輔助消炎。
5、習慣調整:每日溫水坐浴15分鐘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,避免穿化纖內褲減少摩擦刺激。經(jīng)期勤換衛(wèi)生巾,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??刂聘叽萍に厥澄飻z入如蜂王漿、雪蛤,適當補充維生素E增強黏膜修復。
術后需禁盆浴及性生活1個月,術后3天出現(xiàn)淡血性分泌物屬正常現(xiàn)象。日常可練習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,飲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攝入幫助雌激素代謝。每年定期宮頸癌篩查,異常出血及時復查陰道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