睪丸大小不同可能由生理性差異、精索靜脈曲張、睪丸炎、睪丸扭轉或腫瘤等因素引起。
1、生理性差異:
多數男性兩側睪丸存在輕微不對稱,通常右側略大于左側,差異范圍在1毫升以內屬于正常現象。這種差異可能與胚胎發(fā)育過程中睪丸下降時間不同有關,不影響生育功能或激素分泌。臨床檢查時若兩側睪丸質地均勻、無觸痛且體積差異小于20%,通常無需干預。
2、精索靜脈曲張:
左側精索靜脈曲張是導致睪丸不對稱的常見病理因素,發(fā)病率約15%。靜脈回流受阻會使患側陰囊溫度升高,可能伴隨墜脹感和生育能力下降。體檢可見陰囊表面蚯蚓狀靜脈團,超聲檢查可確診。中度以上曲張可能需要進行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。
3、睪丸炎:
病毒性或細菌性睪丸炎可引起單側睪丸腫脹,常見于腮腺炎病毒感染后。急性期表現為患側睪丸紅腫熱痛,慢性期可能導致睪丸萎縮。伴隨癥狀包括發(fā)熱、排尿疼痛等,需通過血常規(guī)和超聲檢查鑒別。治療需針對病原體使用抗病毒藥物或抗生素。
4、睪丸扭轉:
突發(fā)性睪丸劇烈疼痛伴體積增大需警惕睪丸扭轉,好發(fā)于12-18歲青少年。扭轉超過6小時可導致睪丸缺血壞死,體檢可見患側睪丸位置上移。多普勒超聲顯示血流信號減弱是診斷依據,需急診手術復位固定,延誤治療可能需切除睪丸。
5、睪丸腫瘤:
無痛性睪丸腫大需排除生殖細胞腫瘤,約占男性惡性腫瘤的1%。觸診質地堅硬如石塊,可能伴隨腹膜后淋巴結腫大。腫瘤標志物檢測和增強CT可協(xié)助診斷,根治性睪丸切除術是主要治療方式。隱睪病史者是高危人群,建議每月自檢。
建議定期進行睪丸自檢,采用站立位觸診比較兩側大小和質地,發(fā)現異常硬結或體積變化超過30%應及時就醫(yī)。日常避免穿緊身褲、減少長時間騎行,高溫環(huán)境工作者可選用陰囊托帶。飲食注意補充鋅元素和維生素E,適量食用牡蠣、堅果等食物。突發(fā)陰囊疼痛需在6小時內急診處理,生育期男性伴有不育癥狀時應完善精液分析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