淤積性皮炎通常由下肢靜脈回流障礙導致,主要誘因有靜脈瓣功能不全、深靜脈血栓形成、長期站立或久坐、肥胖、妊娠壓迫等因素。淤積性皮炎主要表現(xiàn)為下肢皮膚瘙癢、色素沉著、水腫,嚴重時可出現(xiàn)潰瘍。
1、靜脈瓣功能不全
靜脈瓣功能不全是淤積性皮炎最常見的原因。下肢靜脈瓣膜結構異常或功能減退時,血液會逆流淤積在下肢靜脈中,導致靜脈高壓。長期靜脈高壓會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,紅細胞滲出分解后形成含鐵血黃素沉積,引發(fā)皮膚色素沉著和炎癥反應。這類患者需穿戴醫(yī)用彈力襪,避免久站久坐,必要時可行靜脈瓣膜修復手術。
2、深靜脈血栓形成
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可破壞靜脈瓣膜,導致慢性靜脈功能不全。血栓機化后造成靜脈管腔狹窄或閉塞,使下肢靜脈回流受阻?;颊叱ぱ妆憩F(xiàn)外,常伴有下肢脹痛、淺靜脈曲張。治療需長期抗凝,常用藥物包括利伐沙班片、達比加群酯膠囊,嚴重者需血管介入治療。
3、長期站立或久坐
職業(yè)需要長期維持站立或坐姿的人群,因肌肉泵作用減弱,靜脈回流效率降低。教師、售貨員、辦公室職員等職業(yè)人群發(fā)病率較高。建議每小時活動下肢,休息時抬高患肢,日??蛇M行踮腳尖運動促進靜脈回流。
4、肥胖
體重超標會增加腹腔壓力,阻礙下肢靜脈回流。脂肪組織對靜脈壁的壓迫也會加重靜脈曲張。肥胖患者需通過飲食控制和有氧運動減輕體重,推薦游泳、騎自行車等對下肢壓力較小的運動方式。
5、妊娠壓迫
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,使下肢靜脈壓升高。激素變化還會使靜脈壁松弛。孕婦應側臥休息,避免仰臥位,分娩后多數(shù)癥狀可自行緩解。若持續(xù)不愈可使用地奧司明片改善靜脈張力。
淤積性皮炎患者日常應避免熱水燙洗患處,穿著寬松棉質衣物。飲食需控制鹽分攝入,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蘆丁的食物如柑橘、蕎麥,有助于增強血管彈性。每日睡前抬高下肢,配合踝泵運動。若出現(xiàn)皮膚破潰、滲液等感染跡象,應及時就醫(yī)處理,避免發(fā)展為慢性靜脈性潰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