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|搜狐健康
作者|施桂娟
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,近日,吃藥順序圖、囤藥清單在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平臺流傳甚廣,加之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在這樣的情況下,普通家庭應該如何備藥呢?來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的醫(yī)生為大家來解答。
一、冬季是呼吸道病毒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家里要不要儲備相應藥品?
秋冬季節(jié)本是呼吸道病毒感染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家里可以適當儲備一些緩解癥狀如發(fā)熱、咳嗽、咽喉痛的藥物,但沒有必要去搶購、囤積。
新冠重癥高風險人群為:60歲以上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,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,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。對他們來說,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就是接種疫苗。
二、建議家庭常備哪些類型的藥物,使用期間要注意什么?
1、解熱鎮(zhèn)痛藥。也就是常說的退燒藥?,F(xiàn)在醫(yī)院及藥店該類藥品種很多,有些適合小兒,如口服液,栓劑等;有些片劑適合成人使用;使用前需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,注意該藥品的使用適應癥及禁忌癥。對于發(fā)熱患者,應結合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等措施,予飲水補充水份有利于退熱。體溫超過38.5度,才建議使用解熱鎮(zhèn)痛藥。
2、化痰止咳藥。目前市面上的品種也很多。需要注意的是,單純鎮(zhèn)咳的藥品,僅適用于無痰干咳的患者;而如果咳嗽有痰,需使用祛痰藥。
3、緩解鼻塞、鼻涕藥。對于呼吸道感染來說,最常出現(xiàn)的癥狀就是鼻塞、流鼻涕了。目前市面上緩解鼻塞、鼻涕的感冒藥大多數(shù)為復方藥物,我們用藥前需要關注復方藥物的具體成分。例如有些復方感冒藥也含有少量解熱鎮(zhèn)痛藥對乙酰氨基酚,這時候就要注意每日對乙酰氨基酚的總服用量不超過2g;如含有氯苯那敏等抗組胺藥成分,服用之后可能產生嗜睡、困倦、注意力分散、頭暈等癥狀,所以服用后不得駕駛機、車、船,從事高空作業(yè)、機械作業(yè)及操作精密儀器。
4、維生素類藥物。如因長期飲食不規(guī)律導致機體維生素缺乏,可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,同時適當補充維生素C也可增強機體對感染的抵抗力。
5、抗生素。一般的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無需使用抗生素,除非繼發(fā)細菌感染??股匾话銥樘幏剿?,需經醫(yī)生診治后方遵醫(yī)囑使用。
6、抗病毒中成藥。某些中成藥成為網絡熱捧藥物,甚至認為中成藥可以預防新冠,這里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跟風。其實,一些中成藥應當在感染初期、癥狀出現(xiàn)的時候服用。市民沒有癥狀時,不推薦預防服用。
三、對于家庭備藥我們還需要關注什么?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藥品有專屬的“身份證”,即“藥品批準文號”。而標有“國食健字”或“衛(wèi)食健字”的是保健品,不具備任何“藥效”。買回家的藥物,需要按藥品說明的儲存條件保存,并注意查看藥品的有效期,如發(fā)現(xiàn)過期、變質的藥品,請勿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