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期缺鈣可能對胎兒發(fā)育產生不良影響。鈣是胎兒骨骼和牙齒形成的關鍵營養(yǎng)素,母體鈣儲備不足可能增加新生兒低鈣血癥、佝僂病等風險。
一、對胎兒骨骼發(fā)育的影響:
妊娠中晚期是胎兒骨骼鈣化高峰期,每日需沉積約300毫克鈣。母體缺鈣時,胎兒會通過胎盤主動攝取母體骨鈣,可能導致孕婦骨密度下降。胎兒長期鈣攝入不足可能影響骨骼礦化,表現為出生后囟門過大、顱骨軟化等體征。臨床數據顯示,嚴重缺鈣孕婦所產嬰兒發(fā)生先天性佝僂病的概率較正常群體高2-3倍。
二、對新生兒代謝功能的影響:
鈣離子參與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,新生兒低鈣血癥可表現為易驚厥、喉痙攣等癥狀。這類患兒血鈣水平常低于2mmol/L,多發(fā)生在出生后24-72小時。研究顯示母體妊娠期鈣攝入不足的新生兒,低鈣血癥發(fā)生率可達15%,而足量補鈣孕婦的新生兒該比例僅3%。
建議孕婦每日攝入1000-1200毫克鈣,優(yōu)先通過飲食補充。乳制品、豆制品、深綠色蔬菜均為優(yōu)質鈣源,必要時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碳酸鈣、枸櫞酸鈣等補充劑。同時保證每日維生素D攝入400IU以促進鈣吸收,適度曬太陽也有助于體內維生素D合成。定期產檢監(jiān)測血鈣和骨代謝指標,出現腿抽筋、牙齒松動等缺鈣癥狀時應及時就醫(yī)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