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耳道癤腫一般可以自愈,但若伴隨紅腫熱痛加重或發(fā)熱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(yī)。外耳道癤腫是外耳道皮膚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,主要由細菌感染、局部刺激、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。
外耳道癤腫早期表現為局部輕微紅腫和壓痛,此時保持耳道清潔干燥,避免抓撓或擠壓癤腫,多數情況下可在一周左右自行消退。適當熱敷有助于促進局部炎癥吸收,同時需避免游泳或耳道進水,減少細菌滋生機會。飲食上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,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增強免疫力。
若癤腫體積較大且疼痛劇烈,或伴隨耳周淋巴結腫大、發(fā)熱等全身癥狀,提示感染可能擴散,需及時進行醫(yī)療干預。醫(yī)生可能開具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、夫西地酸乳膏進行局部抗感染治療,嚴重者需口服頭孢克洛、阿莫西林等抗生素。禁止自行挑破癤腫,以免導致感染擴散或引發(fā)軟骨膜炎等并發(fā)癥。
日常需注意避免用尖銳物品掏耳,保持耳道通風干燥,游泳時可使用防水耳塞。反復發(fā)作的外耳道癤腫可能與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有關,建議排查血糖水平。若自愈后仍持續(xù)出現耳道不適或分泌物增多,應前往耳鼻喉科進行專業(yè)檢查,排除真菌感染或其他耳道病變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