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感冒顆??赏ㄟ^緩解鼻黏膜充血、抑制炎癥反應、調(diào)節(jié)免疫功能等方式治療流鼻涕癥狀。流鼻涕通常由病毒感染、過敏反應、冷空氣刺激、鼻竇炎、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病毒感染:小兒感冒顆粒中的板藍根、連翹等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,能抑制病毒復制,減輕鼻腔分泌物增多。病毒感染引起的流鼻涕通常伴隨咽痛、低熱,保持室內(nèi)濕度50%-60%有助于緩解癥狀。
2、過敏反應:該藥物含有的馬來酸氯苯那敏可阻斷組胺受體,減少鼻腔分泌物。過敏性鼻炎導致的流涕常伴眼癢、噴嚏,需避免接觸花粉、塵螨等過敏原,必要時聯(lián)合使用氯雷他定糖漿。
3、冷空氣刺激:藥物中荊芥穗揮發(fā)油能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環(huán),增強局部防御功能。寒冷刺激引發(fā)的流涕多為清水樣,外出時可佩戴口罩防護,用生理鹽水鼻腔沖洗每日2-3次。
4、鼻竇炎:小兒感冒顆粒的黃芩苷成分具有抗炎作用,可減輕鼻竇黏膜腫脹。鼻竇炎引起的膿涕常伴頭痛、嗅覺減退,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抗生素治療,嚴重者需鼻竇穿刺引流。
5、細菌感染:藥物中的人工牛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細菌性鼻炎多見黃綠色黏稠鼻涕,體溫常超過38.5℃,血常規(guī)檢查顯示中性粒細胞升高時可聯(lián)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。
日常護理需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800-1000ml,3歲以上兒童可飲用蜂蜜檸檬水。飲食選擇易消化的南瓜粥、蒸蛋等,避免冷飲及辛辣食物。保持每天1小時戶外活動,但霧霾天應減少外出。夜間墊高枕頭15-20度可改善鼻塞,使用加濕器維持臥室濕度。若流涕持續(xù)超過10天或出現(xiàn)耳痛、呼吸急促等癥狀,需及時兒科就診排除中耳炎或下呼吸道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