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肢動脈栓塞可通過體位調整、皮膚護理、疼痛管理、藥物監(jiān)測、康復訓練等方式照顧。
1、體位調整:
保持患肢低于心臟水平,促進血液回流。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,每隔1小時活動腳踝。睡眠時墊高下肢10-15厘米,使用專用下肢墊避免壓迫腘窩。
2、皮膚護理:
每日用溫水清潔足部,水溫控制在37℃以下。檢查足底、趾縫有無破損,使用尿素軟膏預防皸裂。禁止使用電熱毯或熱水袋,選擇純棉透氣襪。
3、疼痛管理:
記錄疼痛發(fā)作時間與強度,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。冷敷每次不超過15分鐘,布洛芬、塞來昔布、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需遵醫(yī)囑使用。
4、藥物監(jiān)測:
服用華法林期間定期檢測INR值,控制在2-3之間。觀察牙齦出血、皮下瘀斑等異常,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等新型抗凝藥需固定時間服用。
5、康復訓練:
臥床時做踝泵運動每小時10次,下床后使用助行器輔助。逐步進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運動,避免爬山、深蹲等負重訓練。
飲食選擇深海魚、燕麥等富含ω-3脂肪酸食物,每日飲水1500ml以上。戒煙并控制血壓血糖,每周3次30分鐘平地行走訓練。出現(xiàn)肢體蒼白、劇痛需立即就醫(yī),定期復查血管超聲評估血流情況。保持環(huán)境溫度20-24℃,避免接觸涼水或冷空氣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