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狀缺損可能會逐漸加重。這種牙齒頸部硬組織缺損通常由機械摩擦、酸蝕或應力集中導致,若不及時干預,缺損深度可能增加并引發(fā)牙髓暴露風險。
楔狀缺損的發(fā)展過程:
早期缺損僅累及牙釉質時表現為淺碟狀凹陷,常伴隨冷熱敏感。中期缺損達牙本質層會出現明顯楔形缺口,對機械刺激和酸甜食物產生疼痛。重度缺損可能波及牙髓腔,導致自發(fā)性疼痛或夜間痛,此時需進行根管治療。臨床數據顯示,未經處理的缺損每年平均加深0.3-0.5毫米。
延緩病情進展的措施:
改良橫向刷牙方式為巴氏刷牙法,使用軟毛牙刷配合抗敏感牙膏。存在胃食管反流或嗜酸飲食者需控制胃酸及碳酸飲料攝入。對于已形成的缺損,可采用玻璃離子水門汀或流動樹脂進行充填修復,深度超過2毫米者建議使用嵌體修復。夜磨牙患者需佩戴頜墊分散咬合力
日常需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監(jiān)測缺損進展,避免用患牙啃咬硬物。缺損伴隨持續(xù)疼痛或牙齦萎縮時,可能需結合牙齦移植術改善局部環(huán)境。長期未治療的缺損可能引發(fā)牙體折裂,屆時需考慮全冠修復或種植修復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