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壓正常不能完全排除青光眼。部分青光眼患者表現(xiàn)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,需結合視神經及視野檢查綜合判斷。
青光眼的診斷標準不僅依賴眼壓數值,視神經乳頭凹陷擴大、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及特征性視野改變是重要依據。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占原發(fā)性開角型青光眼的20%-30%,其發(fā)病機制可能與視神經血流灌注不足、氧化應激損傷等因素相關。這類患者基礎眼壓常在正常范圍內,但視神經對壓力耐受性降低,導致進行性視功能損害。
1、需重點排查的高危人群:
有青光眼家族史、高度近視、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提高警惕。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早期多無自覺癥狀,建議40歲以上高危人群每年進行眼底照相、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及24小時眼壓波動監(jiān)測。若發(fā)現(xiàn)視盤沿變薄、杯盤比增大或視野旁中心暗點,即使眼壓正常也應考慮青光眼可能。
2、鑒別診斷要點:
需排除其他導致視神經病變的疾病,如顱內占位壓迫視交叉、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。通過磁共振成像排除顱內病變,結合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評估視盤灌注情況。對于角膜厚度偏薄者,需校正眼壓測量值,避免低估真實眼壓水平。
日常需避免長時間暗環(huán)境用眼、過量攝入咖啡因等可能影響眼壓的因素。建議選擇有氧運動改善微循環(huán),攝入富含花青素的深色蔬果保護視神經。若確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,需嚴格遵醫(yī)囑使用改善視神經血供的藥物,并定期復查視野及視神經結構變化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有助于控制病情進展,突發(fā)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需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