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道口旁出現(xiàn)無痛癢的小疙瘩可能由外陰假性濕疣、皮脂腺囊腫、前庭大腺囊腫、外陰濕疹或尖銳濕疣引起。多數(shù)情況屬于良性病變,但需結合具體特征判斷。
1、外陰假性濕疣:
外陰假性濕疣是女性外陰常見的良性增生,表現(xiàn)為密集分布的魚籽狀或絨毛狀小丘疹,質地柔軟,顏色接近黏膜或略白。該病與慢性炎癥刺激、激素水平變化有關,通常無需特殊治療。若影響美觀或伴有分泌物增多,可通過激光或冷凍去除,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干燥。
2、皮脂腺囊腫:
皮脂腺導管阻塞可能導致囊腫形成,表現(xiàn)為皮下圓形腫物,表面光滑且活動度好。囊腫內容物為豆腐渣樣皮脂分泌物,繼發(fā)感染時可能出現(xiàn)紅腫疼痛。較小囊腫可觀察處理,增大明顯時需手術切除。避免擠壓刺激,選擇透氣棉質內褲減少局部摩擦。
3、前庭大腺囊腫:
前庭大腺導管阻塞會形成囊性腫物,多位于陰道口后外側,單發(fā)且邊界清晰。囊腫直徑常為1-3厘米,感染后可發(fā)展為膿腫。無癥狀小囊腫可溫水坐浴促進吸收,反復發(fā)作或較大囊腫需行造口術。月經(jīng)期需加強局部衛(wèi)生,防止細菌逆行感染。
4、外陰濕疹:
慢性濕疹可能導致局部皮膚增厚形成丘疹或斑塊,伴隨輕度脫屑但通常無潰破。過敏原接觸、內分泌紊亂或精神因素是常見誘因。治療以保濕修復為主,可外用氧化鋅軟膏,嚴重時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質激素。避免抓撓和熱水燙洗,減少沐浴露直接刺激患處。
5、尖銳濕疣:
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贅生物,初期為微小淡紅色丘疹,可能逐漸增大呈菜花狀。具有傳染性,需通過醋酸白試驗或病理檢查確診。治療選擇冷凍、電灼或光動力療法,配合干擾素凝膠抗病毒。建議配偶同步檢查,接種HPV疫苗可預防相關型別感染。
建議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,避免使用堿性洗劑。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,經(jīng)期衛(wèi)生巾每2-3小時更換一次。觀察腫塊是否增大、變色或出現(xiàn)滲液,伴隨白帶異常、同房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婦科就診。保持規(guī)律作息和均衡飲食,適量補充維生素A、C增強皮膚抵抗力,避免辛辣食物減少局部刺激。半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,40歲以上女性建議定期HPV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