霉菌性陰道炎可能對胎兒造成一定影響。孕期免疫力下降易誘發(fā)該病,但規(guī)范治療可有效控制風險。
一、對胎兒的主要影響:
妊娠期合并霉菌性陰道炎可能增加早產、胎膜早破風險。白色念珠菌感染引發(fā)的炎癥反應會刺激子宮收縮,孕晚期可能誘發(fā)宮縮。新生兒經產道分娩時可能感染鵝口瘡,表現為口腔黏膜白色斑塊,需兒科干預治療。
二、孕期治療原則:
妊娠期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,可選擇克霉唑栓劑、制霉菌素泡騰片等對胎兒安全的抗真菌藥物。治療期間需每日更換純棉內褲,避免盆浴及性生活。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,高血糖環(huán)境會加重真菌繁殖。
三、日常防護措施:
保持外陰清潔干燥,如廁后從前向后擦拭。選擇寬松透氣衣物,避免長期使用護墊。飲食上減少精制糖攝入,增加無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。定期產檢時需復查白帶常規(guī),癥狀消失后仍需鞏固治療1個療程。
孕期出現外陰瘙癢、豆渣樣分泌物應及時就診,避免自行用藥。治療期間建議配偶同步檢查,預防交叉感染。日常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但急性期應暫停。分娩前需告知醫(yī)生既往感染史,新生兒出生后需重點觀察口腔情況。保持適度運動如孕婦瑜伽,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預防復發(f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