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睪炎患者可通過暫停性活動、抗感染治療、局部護理、調整生活方式、定期復查等方式緩解癥狀。附睪炎通常由細菌感染、尿路逆行感染、免疫力下降、長期憋尿、前列腺炎等因素引起。
1、暫停性活動:
急性期需絕對禁止性生活,避免附睪充血加重炎癥。慢性期癥狀緩解后,需經醫(yī)生評估再恢復性活動,過程中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風險。性交后出現(xiàn)陰囊墜脹或疼痛需立即停止。
2、抗感染治療:
細菌性附睪炎需規(guī)范使用抗生素,常用左氧氟沙星、頭孢曲松、多西環(huán)素等藥物。治療周期通常持續(xù)2-4周,需完成全程用藥防止復發(fā)。衣原體感染需聯(lián)合阿奇霉素治療。
3、局部護理:
發(fā)作期建議臥床休息,使用陰囊托帶減輕下墜感。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,避免久坐壓迫??砷g歇冰敷緩解腫痛,每次15-20分鐘,間隔2小時重復。
4、調整生活方式:
戒除煙酒及辛辣飲食,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排尿。避免騎行、舉重等會陰部受壓運動。穿著寬松棉質內褲,夜間睡眠采取屈膝側臥位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。
5、定期復查:
治療結束后需復查精液常規(guī)和陰囊超聲,確認無膿腫形成。慢性患者每3個月檢查附睪硬度變化,合并生育需求者應評估精子質量。反復發(fā)作需排查泌尿系統(tǒng)畸形。
飲食建議增加南瓜子、西紅柿等含鋅食物,適度進行快走或游泳增強免疫力。恢復期性活動頻次控制在每周1-2次,出現(xiàn)血精、發(fā)熱等癥狀需及時就醫(yī)。保持外陰干燥清潔,避免共用毛巾等個人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