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兆子癇可通過產前檢查中的血壓監(jiān)測、尿蛋白檢測及血液檢查綜合判斷。
孕婦在妊娠20周后出現高血壓收縮壓≥140mmHg或舒張壓≥90mmHg且伴隨尿蛋白陽性24小時尿蛋白≥0.3克或尿蛋白/肌酐比值≥0.3時需高度警惕。血液檢查可能顯示血小板減少、肝功能異常如轉氨酶升高或腎功能指標異常。部分孕婦會出現頭痛、視力模糊、上腹疼痛等臨床癥狀,這些均為先兆子癇的典型表現。
1、常規(guī)產檢篩查:
每次產前檢查均需測量血壓和尿常規(guī)。血壓持續(xù)升高或尿蛋白反復陽性時,醫(yī)生會建議進一步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。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(guī)、肝腎功能、凝血功能等,用于評估器官損傷程度。若出現血小板計數低于100×10?/L、血清肌酐升高或轉氨酶超過正常值2倍,提示病情進展。
2、高危孕婦專項監(jiān)測:
有慢性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腎病或既往子癇病史的孕婦需增加檢查頻率。除基礎項目外,可能需進行子宮動脈血流多普勒超聲、胎盤生長因子PlGF檢測等特殊檢查。胎盤生長因子水平低于正常值或子宮動脈搏動指數升高,可輔助預測先兆子癇風險。
孕婦應保持每日監(jiān)測血壓并記錄,避免高鹽飲食,保證充足睡眠。出現持續(xù)性頭痛、視物模糊或右上腹痛時需立即就醫(yī)。適度運動如散步、孕婦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,但需避免劇烈活動。飲食上需增加優(yōu)質蛋白攝入,如魚類、豆制品,限制每日鈉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。定期產檢和及時干預是預防嚴重并發(fā)癥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