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牙齒矯正的黃金期通常在8-14歲,具體時機需結合乳恒牙替換情況、頜骨發(fā)育階段及錯頜類型綜合評估。早期干預可通過活動矯治器、功能矯治器、固定托槽、隱形矯正、正頜手術等方式治療。
1、乳牙期干預:
3-5歲乳牙列階段出現(xiàn)地包天、下頜前突等問題時需立即干預。功能性矯治器如FR-III可引導頜骨正常發(fā)育,每天佩戴12-14小時,配合咀嚼訓練糾正不良口腔習慣。此階段矯正主要針對骨骼關系異常,避免影響恒牙萌出路徑。
2、替牙期矯正:
6-12歲混合牙列期適合處理牙弓狹窄、多生牙等問題。采用擴弓器、間隙保持器等裝置,每周調整加力0.25mm。需定期拍攝曲面斷層片監(jiān)測恒牙胚位置,及時阻斷吮指、口呼吸等致病因素,防止深覆蓋或開頜加重。
3、恒牙早期治療:
11-14歲恒牙列初期是固定矯正最佳時期。金屬托槽、陶瓷托槽或隱形矯治器可精準控制牙齒移動,每月復診調整弓絲力度。此階段頜骨生長潛力尚存,能同步矯正牙列擁擠與輕度骨性畸形,平均療程18-24個月。
4、骨性畸形矯正:
嚴重反頜、偏頜可能需雙期治療。第一期在8-10歲用頭帽-頸兜抑制上頜過度發(fā)育,第二期12歲后配合固定矯正。對于下頜后縮病例,Herbst矯治器可促進下頜生長,每日需保持16小時以上激活量。
5、成人二次矯正:
15歲后骨縫閉合者需更復雜方案。隱形矯治如隱適美適合輕度病例,嚴重骨性錯頜可能配合正頜手術。術前正畸需12-18個月排齊牙列,術后6周開始精細調整咬合關系,全程需多學科聯(lián)合診療。
矯正期間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三次,配合沖牙器清潔托槽周圍。避免啃咬硬物防止附件脫落,定期更換正畸專用牙刷。飲食應增加牛奶、奶酪等鈣質食物促進牙槽骨改建,減少黏性糖果攝入。每周進行游泳、瑜伽等低碰撞運動,防止矯治器意外損傷。每三個月需進行專業(yè)潔治,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。出現(xiàn)托槽磨嘴時可使用正畸保護蠟緩解,持續(xù)疼痛需及時復診調整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