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痔長期出血可能由肛墊下移、靜脈曲張、排便習慣不良、炎癥刺激、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飲食調整、藥物治療、硬化劑注射、膠圈套扎、手術切除等方式干預。
1、肛墊下移:肛墊支撐結構松弛導致血管叢充血膨出,排便摩擦易引發(fā)出血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、芹菜,每日飲水量不低于1500ml,避免久坐久站減輕腹壓。
2、靜脈曲張:直腸靜脈回流受阻形成血管團塊,表面黏膜破損后持續(xù)滲血。溫水坐浴每日2次促進循環(huán),外用復方角菜酸酯栓、氫化可的松栓保護黏膜,口服地奧司明改善靜脈張力。
3、排便習慣不良:用力排便增加血管壓力,干硬糞便刮擦痔核表面。培養(yǎng)定時排便反射,采用蹲姿減少直腸彎曲度,便后使用柔軟無香紙巾清潔。
4、炎癥刺激:繼發(fā)感染導致組織水腫糜爛,出血量多呈鮮紅色。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膠緩解疼痛,口服邁之靈片減輕充血,合并感染時需聯(lián)用左氧氟沙星。
5、凝血障礙:長期失血誘發(fā)缺鐵性貧血,出現(xiàn)面色蒼白、乏力等癥狀。血清鐵蛋白低于30μg/L需補充琥珀酸亞鐵,血紅蛋白<70g/L考慮輸血治療,必要時行痔動脈結扎術或PPH吻合器手術。
長期出血患者需監(jiān)測血紅蛋白變化,每日攝入動物肝臟、菠菜等富鐵食物,配合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力。出血持續(xù)超過1周或單次出血量大于50ml應及時結腸鏡檢查排除腫瘤可能,急性大出血需急診行硬化劑注射止血。保持肛周清潔干燥,選擇透氣棉質內褲減少摩擦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