額竇炎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、布地奈德鼻噴霧劑、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、桉檸蒎腸溶軟膠囊、鼻竇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療。額竇炎通常由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、過敏反應、鼻腔結(jié)構(gòu)異常、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1、鼻腔沖洗:使用生理鹽水或海鹽水沖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過敏原,減輕黏膜水腫。每日2-3次沖洗能緩解鼻塞癥狀,操作時注意保持水溫接近體溫,避免水流壓力過大刺激鼻黏膜。
2、鼻用激素:布地奈德、丙酸氟替卡松等鼻噴霧劑可有效減輕鼻腔黏膜炎癥反應。連續(xù)使用1-2周后能明顯改善鼻通氣功能,使用前需搖勻藥瓶,噴頭應朝向鼻腔外側(cè)壁以避免鼻中隔刺激。
3、抗生素治療:細菌性額竇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、頭孢呋辛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。療程通常持續(xù)10-14天,用藥期間需觀察體溫變化和膿涕減少情況,避免自行中斷治療導致病程遷延。
4、黏液促排劑:桉檸蒎腸溶軟膠囊、標準桃金娘油等藥物能稀釋鼻腔分泌物。這類藥物需餐前半小時服用,配合適量溫水送服,可促進膿性分泌物排出,改善額竇引流狀況。
5、手術治療:慢性額竇炎經(jīng)藥物治療無效時,可考慮鼻內(nèi)鏡額竇開放術或球囊擴張術。術前需進行鼻竇CT評估解剖結(jié)構(gòu),術后定期換藥清理術腔,防止粘連影響手術效果。
額竇炎患者日常應保持每天2000ml飲水,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橙子等水果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適度進行慢跑、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體質(zhì),寒冷季節(jié)外出佩戴口罩防護。睡眠時墊高床頭15-20度有助于減輕夜間鼻塞,室內(nèi)濕度維持在50%-60%可防止黏膜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