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水樣大便可通過蒙脫石散、口服補液鹽、益生菌等藥物緩解,通常由感染性腹瀉、食物不耐受、腸道菌群紊亂、病毒性腸炎、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等原因引起。
1、感染性腹瀉:細菌或病毒感染可能破壞腸道黏膜屏障,導致水分吸收障礙。蒙脫石散可吸附病原體及毒素,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,諾氟沙星針對細菌感染需醫(yī)生指導使用。伴隨發(fā)熱或血便需及時就醫(yī)。
2、食物不耐受:乳糖或麩質不耐受可能引發(fā)滲透性腹瀉。停用可疑食物后,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調節(jié)菌群,消旋卡多曲減少腸道分泌。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過敏原。
3、菌群失調: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殺滅有益菌。布拉氏酵母菌散恢復微生態(tài)平衡,聯合谷氨酰胺修復腸黏膜。避免隨意使用廣譜抗生素,療程結束后補充發(fā)酵食品如酸奶。
4、病毒性腸炎:輪狀病毒等感染常導致水樣便。蒙脫石散聯合鋅制劑縮短病程,補液鹽維持電解質平衡。注意餐具消毒,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可預防嬰幼兒感染。
5、抗生素腹瀉:艱難梭菌過度繁殖可能引發(fā)偽膜性腸炎。萬古霉素或非達霉素針對病原治療,需嚴格遵醫(yī)囑。補充嗜酸乳桿菌可降低復發(fā)風險,治療期間避免高纖維飲食。
腹瀉期間宜選擇低渣飲食如米粥、饅頭,避免高糖高脂食物。每小時補充100-200ml淡鹽水,癥狀持續(xù)超48小時或出現意識模糊需急診?;謴推谥鸩皆黾犹O果泥、蒸山藥等可溶性膳食纖維,適度散步促進腸功能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