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上長痘痘可通過清潔護理、飲食調整、規(guī)律作息、局部用藥、醫(yī)美治療等方式改善。痘痘通常由皮脂分泌過剩、毛囊角化異常、痤瘡丙酸桿菌感染、激素水平波動、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清潔護理:皮脂腺分泌旺盛導致毛孔堵塞是常見誘因。選擇溫和氨基酸潔面產品,每日清潔不超過兩次,避免過度去角質。油性肌膚可每周使用1-2次含水楊酸或硫磺成分的清潔面膜,潔面后及時使用無油配方保濕產品維持水油平衡。
2、飲食調整:高GI飲食與乳制品攝入可能刺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分泌。減少精制糖類、全脂牛奶及油炸食品攝入,增加富含鋅的牡蠣、維生素A的胡蘿卜及omega-3脂肪酸的三文魚。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ml,綠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炎作用。
3、規(guī)律作息:熬夜會升高皮質醇水平刺激皮脂腺。保證23點前入睡,睡眠時間7-8小時為宜。午間適當進行20分鐘冥想緩解壓力,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促進代謝,避免長時間接觸手機等電子設備產生的輻射刺激。
4、局部用藥:痤瘡丙酸桿菌感染需抗菌治療。輕中度痘痘可早晚點涂過氧苯甲酰凝膠,炎癥性丘疹配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,頑固性粉刺使用阿達帕林凝膠需建立耐受。用藥期間嚴格防曬,避免與維A酸類產品疊加使用。
5、醫(yī)美治療:重度痤瘡可能伴隨毛囊結構破壞。紅藍光照射可殺滅痤瘡桿菌,果酸煥膚改善角化異常,光動力療法適用于囊腫型痤瘡。醫(yī)美治療后需使用醫(yī)用修復敷料,治療間隔期配合射頻導入促進膠原再生。
痘痘護理期間應避免用手擠壓,選擇無酒精的舒緩型護膚品,枕巾每周更換2-3次。混合性肌膚需分區(qū)護理,T區(qū)使用控油產品而兩頰加強保濕。持續(xù)超過3個月未見改善或出現(xiàn)瘢痕傾向時,建議至皮膚科進行真菌檢測與激素水平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