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槽牙齲洞需根據缺損程度判斷是否治療,淺表齲可通過窩溝封閉、氟化物涂布、飲食控制等方式干預,深齲需采用樹脂填充、嵌體修復或根管治療。
1、淺表齲處理:
牙釉質層微小齲洞未達牙本質時,可優(yōu)先選擇非侵入性處理。窩溝封閉能阻斷細菌侵入路徑,氟化鈉凝膠涂布可促進釉質再礦化。減少蔗糖攝入頻率,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延緩齲壞進展。
2、中度齲齒修復:
齲損侵入牙本質中層時,復合樹脂直接充填是最常用方法。3MFiltekZ350、松風Beautifil等材料能恢復牙齒形態(tài),治療過程需配合橡皮障隔離唾液。冷熱敏感癥狀通常在修復后2周內消失。
3、深齲保髓治療:
近髓深齲可能引發(fā)夜間自發(fā)痛,Dycal蓋髓劑保護牙髓后行分層填充。當出現(xiàn)持續(xù)性跳痛時,提示可能已發(fā)展為牙髓炎,需進行根管預備配合氫氧化鈣暫封。
4、牙體缺損重建:
大面積缺損但牙根完好者可采用嵌體修復,黃金嵌體或E-max瓷嵌體能承受咀嚼壓力。剩余牙體不足時需樁核冠修復,纖維樁配合二氧化鋯全冠能恢復80%以上咬合功能。
5、繼發(fā)感染防控:
未經治療的齲洞可能引發(fā)根尖周炎,表現(xiàn)為咬合痛和牙齦膿腫。急性期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,膿腫形成則需切開引流。長期慢性感染可能影響全身健康。
日常護理應堅持巴氏刷牙法清潔窩溝,每年進行口腔檢查。深色蔬菜與乳制品可增強牙體抗齲力,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。出現(xiàn)冷熱刺激痛或食物嵌塞時需及時就診,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牙齒喪失。牙周健康者優(yōu)先選擇保守治療,復雜病例需CBCT評估骨組織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