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萎縮性胃炎需結合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采取綜合措施,包括藥物治療、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干預。
1、藥物治療方案:
萎縮性胃炎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、自身免疫因素或長期膽汁反流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上腹隱痛、飽脹感或食欲減退等癥狀。根除幽門螺桿菌需采用含鉍劑四聯(lián)療法,常用藥物包括質子泵抑制劑、兩種抗生素和鉍劑。針對胃黏膜保護可選用替普瑞酮或瑞巴派特,胃酸分泌不足者可短期補充胃蛋白酶。
2、營養(yǎng)支持策略:
日常需保證優(yōu)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,重點補充維生素B12、葉酸及鐵劑預防惡性貧血。飲食應選擇易消化的蒸煮類食物,如山藥粥、清蒸魚等,避免腌制、燒烤等含亞硝酸鹽食物。每日可少量多餐,餐間適量飲用溫熱的紅棗枸杞茶。
3、生活方式管理:
建立規(guī)律作息習慣,保證充足睡眠。戒煙限酒,避免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。通過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改善胃腸血液循環(huán)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必要時可進行正念減壓訓練。
萎縮性胃炎患者需每6-12個月進行胃鏡隨訪監(jiān)測。日常可食用猴頭菇、秋葵等具有黏膜保護作用的食材,烹飪時注意少油少鹽。建議選擇慢跑、游泳等有氧運動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鐘。冬季注意胃部保暖,睡眠時可用暖水袋熱敷上腹部。若出現(xiàn)體重驟降或嘔血等報警癥狀需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