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頭褐色分泌物可能由乳腺導管擴張、乳腺增生、乳腺炎、乳頭狀瘤或乳腺癌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乳腺超聲、鉬靶檢查或病理活檢等方式明確診斷。
1、乳腺導管擴張:
乳腺導管擴張是乳腺導管內徑增寬的良性病變,常見于圍絕經期女性。導管內淤積的脂質分泌物氧化后呈褐色,多表現為單側乳頭單孔溢液。日常需避免擠壓乳頭,若合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療,反復發(fā)作者可考慮手術切除病變導管。
2、乳腺增生:
內分泌紊亂導致乳腺組織過度增生時,可能壓迫導管引發(fā)褐色分泌物。常伴隨月經周期出現乳房脹痛,分泌物多為雙側多孔。建議穿戴寬松內衣,減少咖啡因攝入,疼痛明顯者可服用乳癖消片等中成藥調節(jié)。
3、乳腺炎:
哺乳期細菌感染或非哺乳期導管周圍炎癥均可導致分泌物變色。急性期伴有紅腫熱痛,慢性期可見黏稠褐色溢液。需進行乳汁培養(yǎng)或分泌物涂片檢查,根據藥敏結果選用頭孢類抗生素,膿腫形成需切開引流。
4、乳頭狀瘤:
導管內乳頭狀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,瘤體出血時分泌物呈褐色或血性。好發(fā)于40-50歲女性,超聲可見導管內實性結節(jié)。確診需通過乳管鏡檢查,較小腫瘤可行乳管切除術,較大或多發(fā)病變需象限切除。
5、乳腺癌:
導管內癌或乳頭Paget病可能導致褐色溢液,常為單側單孔持續(xù)性分泌。伴隨乳頭糜爛、乳房腫塊或腋窩淋巴結腫大時需高度警惕。確診需進行腫物穿刺活檢,根據分期選擇保乳手術或全乳切除聯合放化療。
發(fā)現乳頭褐色分泌物應記錄分泌物的性狀、量與出現時間,避免頻繁刺激乳頭。建議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亞麻籽的攝入,規(guī)律有氧運動有助于調節(jié)內分泌。35歲以上女性每年進行一次乳腺超聲檢查,有家族史者需提前篩查年齡。若分泌物持續(xù)超過兩周、伴有血絲或乳房外觀改變,應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