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活檢不能準確判斷是否為萎縮性胃炎。胃黏膜活檢是診斷萎縮性胃炎的金標準,僅憑癥狀或影像學檢查無法確診。
1. 診斷依據(jù)與局限性:
萎縮性胃炎的診斷需結合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。胃鏡下可見黏膜蒼白、血管顯露等表現(xiàn),但非特異性。病理活檢能明確腺體萎縮、腸上皮化生等特征性改變。血液檢測如胃蛋白酶原Ⅰ/Ⅱ比值、胃泌素-17等指標可輔助評估,但無法替代活檢。
2. 臨床表現(xiàn)的參考價值:
患者可能出現(xiàn)上腹隱痛、飽脹、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,與普通胃炎相似。部分患者伴隨貧血、體重下降等表現(xiàn)時需警惕,但這些癥狀也可能與其他消化道疾病重疊,不能作為確診依據(jù)。
3. 高危人群的篩查建議:
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、有胃癌家族史或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的人群屬高危群體。此類患者即使無癥狀,也建議定期胃鏡檢查并活檢,尤其發(fā)現(xiàn)黏膜粗糙、糜爛等異常表現(xiàn)時更需病理確認。
日常需避免高鹽、腌制食品,規(guī)律進食并減少辛辣刺激。戒煙限酒有助于減緩黏膜損傷。若確診萎縮性胃炎,應每年復查胃鏡監(jiān)測變化,幽門螺桿菌陽性者需根除治療。適度運動可改善胃腸蠕動,但避免餐后立即劇烈活動。合并貧血時可增加富含鐵、葉酸的食物如瘦肉、深綠葉菜,必要時在醫(yī)生指導下補充營養(yǎng)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