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結石直徑超過6毫米時,通常建議手術治療。結石大小是決定是否需要手術的關鍵因素,較大的結石難以通過自然排出,可能引發(fā)尿路梗阻、感染等嚴重并發(fā)癥。
結石直徑小于5毫米時,多數(shù)情況下可以通過多飲水、適當運動及藥物輔助排石。當結石直徑在5-6毫米之間時,雖然有一定幾率自然排出,但若伴有明顯疼痛、血尿或感染癥狀,也需考慮手術干預。結石直徑超過6毫米時,自然排出的可能性較低,手術成為主要治療手段。
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和經皮腎鏡取石術。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適用于直徑小于2厘米的結石,通過體外產生的沖擊波將結石擊碎后排出。經皮腎鏡取石術適用于較大的結石或復雜情況,通過皮膚穿刺進入腎臟,直接取出結石。
術后護理需特別注意飲食調節(jié),避免高草酸、高嘌呤食物,如菠菜、豆類、動物內臟等。多飲水,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-3000毫升,有助于預防結石復發(fā)。適當運動,如散步、慢跑,可促進結石排出。定期復查,監(jiān)測腎功能及結石情況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處理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