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肝炎史也可能得肝癌。肝癌的發(fā)生與多種因素有關,肝炎病毒感染只是其中之一。
肝癌的病因復雜,除了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,長期酗酒、非酒精性脂肪肝、肝硬化、黃曲霉毒素暴露、糖尿病以及遺傳因素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風險。其中,非酒精性脂肪肝近年來發(fā)病率上升,與肥胖、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,已成為肝癌的重要誘因之一。肝癌早期癥狀隱匿,可能僅表現為乏力、食欲減退、體重下降等非特異性癥狀,容易被忽視。
1、非肝炎相關的肝癌風險因素:
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肝病,進而發(fā)展為肝硬化和肝癌。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人群中較為常見,肝臟長期處于炎癥狀態(tài)可能誘發(fā)癌變。黃曲霉毒素常見于霉變的花生、玉米等食物中,是明確的致癌物質。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和慢性炎癥狀態(tài)也可能促進肝癌發(fā)生。
2、肝癌的篩查與預防:
即使沒有肝炎史,40歲以上人群也應定期進行肝臟超聲和甲胎蛋白檢測。保持健康體重,控制血糖血脂,避免酗酒和霉變食物攝入。適量運動有助于改善代謝,降低脂肪肝風險。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新鮮蔬果可能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。
肝癌的預后與發(fā)現時機密切相關。早期肝癌可通過手術切除、射頻消融等方法治療,五年生存率較高。中晚期肝癌治療選擇有限,以靶向藥物、免疫治療和介入治療為主。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過度勞累,保證充足睡眠,定期監(jiān)測肝功能指標。出現持續(xù)右上腹隱痛、皮膚鞏膜黃染、腹脹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(yī)檢查。肝臟是沉默的器官,定期體檢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肝癌的關鍵。